100人浏览 2024-12-11 08:26:33
国父纪念馆又称“台北孙中山纪念馆”。
位于台湾省台北市仁爱路四段,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兴建。
纪念馆于1964年筹建,落成于1972年5月,设计者是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王大闳。
整个区域包括纪念堂、翠湖、中山公园、中山碑林和中山公园广场。
纪念馆占地35000平,为仿中国宫殿式建筑,巍峨雄伟。高度30.4米,每边由14支灰色大柱,以黄色屋顶采顶起翘角像大鹏展翼的形状。
平面分成前后两大部分,前为中山雕像纪念堂,后为表演厅。
纪念馆的色调华丽且耐看,具有东方古典宫殿的传统美。
正面入口处的屋檐向上翻起,这种奇特的屋顶造型可追溯至唐宋。正中悬挂有黑底金字的匾额“国父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一楼大厅,迎面就是孙中山先生铜像,中山先生端坐沙发之上,左右有持枪卫兵护卫。
整座大厅庄严雄伟,气势恢宏,不由让人肃然起敬。
孙中山铜像高 5.8米,重达17吨。中山先生正襟端坐,栩栩如生,两侧是国民党党旗。
台座上镌刻着中山先生题写的《礼记·礼运》上孔子论述“大同”社会的一段话,而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段话就是中山思想的精髓。
纪念馆常年有礼仪卫兵在这里执勤,而且每隔一定时间,会举行三军仪队交接仪式。
这就是国父纪念馆换岗仪式。
换岗仪式很受参观者的欢迎,礼兵们的军姿为纪念馆增添了更多的威严色彩。
大厅左右两边,是宽敞、明亮又气派的孙中山史迹展东室和西室。
东室是以中山先生与中华民国为主题的展览室。
我们从图片和浮雕上可以看到中山先生光辉伟大的一生。
西室则是以中山先生与台湾为主题,并有有关台湾历史的介绍。
正中有一座巨型的浮雕,这是孙中山于民国13年(1924年)4月12日手书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简称为《建国大纲》,全文仅二十五条。是针对国家建设所提出的规划方案。
纪念馆二楼有中山"国家"画廊和孙逸仙博士图书馆,"中山国家画廊是国家级艺廊",据说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在此展出,孙逸仙博士图书馆藏书三十余万册,还有藏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印玺可阅览。
此外,三楼还有逸仙艺廊、德明艺廊和逸仙放映室,在地下一楼还有翠亨艺廊、载之轩、翠溪艺廊、书报阅览室、视听中心。
纪念馆一楼北面,是可容纳2500多人的大会堂,总面积2844平方公尺,为台湾岛内最大型的表演场地。这里还设有演讲厅、中山讲堂、逸仙书坊,演讲厅常有学术性、生活性的讲座。
纪念馆被中山公园环绕,以公园正中央升旗台、喷水池与馆建筑物为轴线,北面是健康步道区,西面是中山碑林展示区,南面是喷泉池和花坛区,西南面是绿意盎然的翠湖区。
国父纪念馆是台湾市民户外活动、休闲以及欣赏艺术,文化演出的综合性场所。同样也是大陆游客去台湾旅游必去景点之一。
这座远在台湾的孙中山纪念馆和中国大陆的南京中山陵遥遥相望,一脉相承。
“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让我们永远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孙中山先生。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闷牛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