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12-01 12:36:44
农业生产随着近几年科技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使用种衣剂成为一种主流,过去的被动植保变为主动植保,是植保领域汇总使用农药的一种变革。据悉,目前国内农业每年对种子的需求量将近150亿公斤,对用种量催生了种子处理市场的可观发展,不管是跨国公司还是国内企业,积极投入对于种子处理的研发与投入,加速国内种植处理剂市场。
目前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做好新产品适销对路研发,有优秀产品及新技术快速推广,引导农加深对种衣剂优点及效果的认知,让种衣剂为国内农民带来更多实惠。
2021年,黑龙江省农作物种植面积保持在2.23亿亩以上,其中粮食作物2.15亿亩以上,呈现水稻稳、玉米和小麦增、大豆减的趋势。但是在今年的增长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去年。
总而言之,要根据品种的综合抗性(尤其是病虫害抗性和耐低温性)和拟推广区域的病虫害发生动态,有针对性的研发种衣剂配方,并进行充分的温室试验和田间试验后,再进行推广。
一、对玉米生产危害较大可用种衣剂控制的重大病虫害
玉米真菌性苗期病害常年发生,发病率在15~25%。不同的病害发病效果症状和包衣防治使用方法及包衣剂的种类不同,将在下文详细展开论述:
玉米根腐病 | ||
症状:主胚根坏死、主胚根须根坏死、种子霉烂、根尖坏死 | 案例:2018年吉林农安县万顺乡万顺村玉米根腐病平均发病率近20% | 种衣剂选择: 方案1:吡唑醚菌酯+精甲·咯 方案2:丁香菌酯+精甲·咯 |
用不同种衣剂处理感病品种,并通过连续两年的田间调查,发现在一般年份这种种衣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
但是由于这种病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抗病品种的应用上。
玉米丝黑穗病 | ||
症状:该病害是土传病害,侵染期主要在玉米7片叶之前,发生率等于损失率,对生产危害极大。 | 案例:1975、1996、1998、2002年在东北地区大面积发生,其中2002年三省发病面积近106.7万公顷,占玉米总面积的19.5%。 | 种衣剂选择: 戊唑醇防效较高 |
玉米茎基腐病 | ||
症状:该病害可以导致玉米茎秆维管束坏死,使得玉米营养和水分输送受阻,茎秆腐烂、灌浆受阻、果穗下垂、植株倒伏。 | 案例:世界性的重要的一种土传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10-20%,严重年份可达到50-60%,减产约25%作用,严重者甚至绝收。 | 种衣剂选择: 该病害主要由腐霉菌或镰刀菌引起,这两种病害使用药剂不同,镰刀菌可以选择戊唑醇,腐霉菌可选择精甲霜灵等。 |
玉米茎基腐病侵染时期漫长,是当前最难控制的一种病害,由于农民承受病害损失的一个界限是发病株率≤10%,所以在使用种衣剂方面,专家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
研究发现,当玉米受到各种胁迫(低温、干旱、苗期病害、药害、日照、大斑病)危害时,易诱发茎腐病。
使用种衣剂防治玉米茎基腐病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1) “九五”期间曾用咯菌腈悬浮种衣剂与增施钾肥150kg/ha 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控制镰刀菌属病菌引起的病害玉米茎基腐病的危害,防治效果在85%以上。具体配方为每升制剂含25g咯菌腈,100-200ml/100千克种子。
(2) 推广后基于黄淮海夏玉米区茎基腐病的病原与东北春玉米区的病原不同的情况,在配方中25g咯菌腈的基础上增加了10g精甲霜灵。精甲霜灵主要用于防治腐霉菌引起的病害。
(3) 最近研究的最佳配方是咯菌腈+精甲霜灵+吡唑醚菌酯。
用不同种衣剂处理感病品种,并连续两年到田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一般年份这种种衣剂对根腐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病害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重点还是应放在抗病品种的应用上。
(4)玉米线虫矮化病:有一定的地域性,在东北春玉米西部沙壤区域常年发生,危害极大,发病率基本上等于损失率。2006-2016年累计发生面积达500多万亩。
防治包衣剂使用:7%克百威包衣。
(5)地下害虫:如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和蛴螬。
包衣剂使用防治:正常的种子包衣就可以治理,但如果虫孔密度过大防治效果就不太好。
(6)玉米蚜虫:俗称“起腻”,玉米苗期就有发生,如果是干旱天气就会大幅度发生。在叶片上形成一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玉米光合作用和授粉,植株表现为“空杆”,造成产量损失。
包衣剂使用防治: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包衣会对前期和后期的病害都有防治效果,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明确的限量标准,在后期残留量的检测时发现使用量与美国小麦相比严重超标。
二、种衣剂的应用在玉米生产中取得的成效
1983年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带来了种衣剂,之后国内的种衣剂研究逐渐发展起来。现在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种衣剂都对不同病害起到了一定的防治作用,控制了重要病害的发生,为我国玉米连年丰收做出贡献。
三、目前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玉米产区按土壤的质地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存在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域,以北方春玉米产区为例,在2005年以后春季气候环境发生了大的改变。
由低温干旱变为低温多雨,相伴随的是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有所的改变,丝黑穗病的发生减少,苗期病害、虫害、茎腐病、矮化病逐渐增加,最重要的是种衣剂药害和除草剂的病害加重。表现为不可逆的症状,发生率即损失率。
气候变化引起的病虫害的改变,但推广产品上还存在滞后的问题。国内企业需要在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适时调整包衣方案以适应病虫害变化的需求。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针对东北地区春季低温的问题,为了提高种衣剂的安全性,专家们对抗低温冷害种衣剂的进行研究。种衣剂由活性成分和化学助剂两部分组成,其中活性成分中的微量元素调节剂和化学助剂中的成膜剂一直是研究热点。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芸苔素内酯、氨基寡糖素等,在很低浓度下可以很好的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但是存在成本太高的缺点。防治除草剂药害,通过大量试验,发现玉米包衣时加入亨达608种衣剂,有很好的效果。
种衣剂的推广要严格遵守以下三个步骤:
1、 通过对品种的综合抗性评估,明确品种的抗病虫性和对低温的敏感性。
2、 要明确品种推广区域的病虫害发生动态。
3、 通过温室和田间试验,获得针对不同品种和不同区域的最佳包衣配方。
而当前国内种子处理剂的生产和应用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种子处理剂市场正迎来难得的发展黄金期。
我国种衣剂正逐步向高效低毒、安全的活性成分转变,剂型正朝着以悬浮种衣剂为主的多剂型方向发展。种衣剂在有效防控苗期病虫害、保苗壮苗、提高产量的同时,如果选择和使用不当,也会对种苗的生长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出苗推迟、出苗率低、畸形苗等药害现象。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更高的粮食产量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此外,有效的种子处理可防止种传和土传病害的传播,缩短发芽时间并提高整体生产力。此外,它还避免了农作物中农药残留的负面影响,适应无公害绿色食品的生产需求。生物农业技术的广泛研究开发应用和高效、环保、经济的种子加工手段,也正在推动种子处理市场的增长
这几年国内种子处理剂的登记呈明显上升态势,预计未来2-3年,我国种衣剂登记数量将会增加一倍,而且种类也将更加丰富。比如在去年的时候黑龙江省粮食播面积2.15亿亩,其中种子包衣面积达1.8亿亩,种子包衣是解决玉米病害最经济、方便、有效的方法,应高度重视,加大推广力度。
随着转基因玉米大豆的逐步放开,进一步促进这些作物全程机械化的生产,种衣剂省事省工提前预防的特点会进一步促进种衣剂的大面积使用。
随着国际有机农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绿色、和健康观念不断深入,以及农药市场整体朝无害化发展,无化肥副作用的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世界对于没有污染的生物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生物种衣剂的生产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促进种衣剂增长的影响因素:
1、人口增长,这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对作物产品增加的需求越来越紧迫。
2、可耕耕地的减少增加了有限土地资源带来作物产量增加的压力。因此,采用种子处理的方法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表明种子处理是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生产健康的作物。
3、人工成本的不断上升,通过种子包衣减少后期的用药次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闷牛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