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11-16 08:39:31
外高桥港口
由高桥嘴和五号沟两个港组成。
高桥嘴港俗称为外高桥顺岸式码头。1994年10月底建成的一期工程顺岸式码头,位于长江口南港航道南岸,下游与外高桥电厂相邻,上游距吴淞口约6公里,岸线长990米。是上海港在浦东新区新建的综合性码头。其主要功能为浦东开发开放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服务,并将逐步发展成为上海港以接纳第三、第四代国际集装箱为主体的内、外贸相结合的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一期顺岸式码头,属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港务公司经营。1995年货物吞吐量约230万吨,其中完成装卸集装箱吞吐量约11.8万标准箱。高桥嘴港地二期工程3个全集装箱泊位正在筹建中。五号沟位于高桥嘴港区下游约10公里处,规划拟建约30个万吨级以上的海轮泊位。
上海外高桥港区5期工程
上海外高桥与洋山港借“大浦东”战略合二为一
2009年5月,上海政府宣布,国务院已同意撤销南汇区,并将其行政区划并入浦东新区。这一行政区划的变化背后,契合的正是上海正在全力建设的“双中心”战略。而且由于“大浦[1]东”的尘埃落定,原先分属浦东和南汇的上海两港——外高桥港、洋山港,亦终成一家。
上海港由此“合二为一”.
据航运业内人士表示,外高桥和洋山港历来分工明确,洋山港主要是对欧美的集装箱航线,外高桥主要是东南亚航线及其他货种航线,也包括一些集装箱。“‘大浦东’之后,两港的分工估计也不会变,只是更多的空间给了洋山,让洋山创新发挥。”
外高桥12.5米深水航道的开通,对各大班轮公司的航线班轮带来了一大福音。中远、中海、马士基等船公司均表示,将充分利用外高桥深水航道条件,对靠泊上海港外高桥的航线受载班轮布局作出调整,进一步提升班轮靠泊和运营能力。
宝山码头
位于宝山区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东南部的长江南岸,距吴淞口4公里。
岸线长约1420米。是上海港装卸集装箱、外贸件杂货和木材等货物的码头。1990年底建成。是利用宝钢成品码头港池西南侧岸线及陆域建成的装卸区,与宝钢成品码头组成半封闭挖入式港池码头。2号、3号、4号泊位为集装箱专用码头,属上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经营,1995年集装箱吞吐量为36万标准箱。1号、5~8号泊位为木材、外贸件杂货等货物装卸码头,属上海港宝山港务公司经营,1995年货物吞吐量约200万吨。
洋山港
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洋山镇。整个洋山港工程规划至2020年,建设码头深水岸线总长超过10公里,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3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300万标准箱以上。
早在洋山港开发之初,就由国务院拍板定下了基调,行政区域上,洋山港属于浙江,但委托上海经营管理。上海的港口岸线资源不如宁波,尤其缺乏深水港。因此才需要在洋山港大兴土木,建立深水码头。
已经建成的洋山深水港区一期、二期、三期A标和B标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芦潮港陆域配套工程等几部分组成。港区一期工程建设码头岸线1600米,将建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陆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东海大桥始于南汇芦潮港客运码头东侧约4公里、靠背约1.4公里的海滩与现大堤的交接处,终于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小城子山,总长31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
沪芦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环线)环东二大道立交南,至东海大桥登陆点,全长43公里。芦潮港陆域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港新城,新城以深水港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最终将建成为一个生态型、信息化、港口产业发达、具有国际通行制度、有着独特风貌的滨海园林城市。
2009年7月22日的日全食中,这里可以看见长达5分57秒的日全食,是中国大陆观测时间最长的。
洋山港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之一,同盛集团为其建设主体。截至2009年末,洋山深水港区一期、二期、三期主体工程全面建成,共拥有集装箱泊位16个,岸线全长5.6公里集装箱设计年吞吐能力930万标准箱。此前,上港集团已斥资82亿元收购了洋山一期资产,二期及三期则以受托方式经营,公司支付履约保证金,获得经营收入,并支付运营维护等费用。
目前,洋山二期、三期码头分别由上港集团全资子公司盛东公司、冠东公司受托经营管理。洋山二期、三期码头2009年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06.14万标准箱、321.09万标准箱,2010年1~9月已分别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88.56万标准箱、319.93万标准箱。
上港集团对洋山二期、三期码头的收购,将有利于洋山港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公司整体运营洋山港区的规模优势及与上海港其他港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提高洋山港区的运营效率与经营效益,从而充分发挥洋山港区的深水港、枢纽港效应,为上海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建立基础。同时,还可以消除公司未来发展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确保公司能够分享洋山港区快速发展的巨大潜力,进一步提高上海港对超大型集装箱船尤其是载箱量达到12500标准箱集装箱船的装卸能力。
2012年7月1日,随着“一进一出”两艘大型国际干线集装箱船舶在洋山主航道内小岩礁附近水域保持安全距离交汇通过,标志着洋山港主航道首次实现双向试通航成功。
两艘重量级大型国际集装箱船在狭窄航道内双向通航,可缩短船舶待泊时间2-3小时,但此举难度极高。为确保双向试通航成功,洋山港海事处联合多家单位对双向通航安全事宜进行了协调,并制定了安全保障方案。洋山港海事处指挥分中心按照安全保障方案,设立专台对两轮进行了交汇区水域重点跟踪,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远程安全监管和交通组织,做好现场通航秩序维护和全程跟踪护航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闷牛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