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浏览 2024-10-10 09:37:07
今天又来为大家推荐小说了,三本古言文,每本都特别的好看,书荒的友友可以收藏查看哦~
那日我的夫君带回一位姑娘。她精通诗词歌赋,吟得一两句便惊才绝艳,才女之名..
她把这京城的姑娘们都比成了笼子里的雀儿,畏缩又小家子气。
所以当老夫人问起这几日夫君可有留宿在我这,我垂首,她颇为失望地看了看我的肚子时;当我从小带大的侄子徐修远只粘着她,装病躲我,抱怨我无趣严苛时;当夫君避开我期待的目光,将一纸休书放在我桌子上时。
我真的很羡慕,其至是嫉妒她。
从他从北荒回来,我等了三个晚上,却等到他亲自把休书送到我房里。
我日思夜想的夫君,徐子仪敷衍地坐下,尝了几口菜:
「我听说你今天去母亲那里了。」
「嗯。」
我小心翼翼地为他斟酒,老夫人叮嘱我要做好准备,她今日一定会让徐子仪来我这里。
「难怪。」徐子仪眼中闪过厌恶,「她将我训斥了一顿,叫我不要宠妾灭妻。」
「我没……」
「旁的话我也不愿说了。」徐子仪掏出那封休书,「萱梦说,她这辈子只要一生一世一双人。」
我早想过这一日,却没想到来得如此快。
「若非还念旧情,夫君为何今夜还来琼月这里?」我还想从他眼里看出一丝不舍。
他似乎喝得多了,神志不大清明,我忙过去扶住他。
他身子滚烫,意识到了什么,愤怒扫落一地美汤。
我吓得后退一步:「夫君……」
他一步步欺身上来,叫我退无可退,坐在床边。
他将我下巴钳住,迫使我抬起头看他,他眼中血红,有我熟悉的情欲:
「周琼月,你连这种手段都学会了。」
周琼月。
我们半年未见,称呼已如此生分了么。
我们一见钟情,四年的夫妻情分比不上他口中「萱梦姑娘」带来的新鲜感。
我仔仔细细看着眼前这个男人,剑眉星目,喜怒鲜形于色,是我爱了七年的徐子仪不假。
「还要我帮你脱吗?」
我哆嗦着下唇说不出话,低着头解开外衫。
我精心挑的月白色衫子瘫软在地,上头绣了我们定亲的美人梅,那枝梅花是他跑死了两匹良驹从北荒为我带来的,只为博我一笑。
那件水红色鸳鸯合意小衣,是深夜我绣的,绣得两腮滚烫。曾经耳餐厮磨时,他促狭地抢过来细细打量,看得我耳根滚烫,忙去抢夺,却被他奸计得逞,抱个满怀。
我的眼泪一滴滴掉下来。
「老爷在里头,哪里敢喊呢。」
我忙摇醒徐子仪,看着自己这张脸的感觉颇为怪异:
「夫君,快起来,老夫人那里还要请安呢。」
大约是觉得眼睛酸痛,徐子仪揉了揉眼睛,看到我顶着他的脸叫自己起床的时候,稳重如他,也差点跌下床。
我顾不上其他的,只觉得没给老夫人请安才是第一大事,老夫人从我进门第一天就不喜欢我,那些嫂子们又言语刻薄,一年中
也没几个安生日子。
「这事不可惊动旁人。」徐子仪先反应过来,「前阵子京中才斩个妖言惑众的妖道。」
等我们适应了身体,不自在地走到东暖阁时,老夫人身边已经是一屋子女眷候着了。
明令仪穿成了定国公夫人。
上有刻薄婆婆,下有不省心嫡庶子女一堆,后院挤满了国公爷的心尖宠。
国公爷战功累累,深受帝宠,听说他在战场上受伤,皇帝更亲自出宫迎接他班师回朝。 明令仪的眼泪,流得比依萍去要钱那晚的雨还要大。
哭完之后,明令仪还如以前那般只知礼佛,小妾欺侮时忍气吞声,在婆婆面前唯唯诺诺,衣不解带侍奉夫君。
很快,夫君伤口恶化去世,婆婆也大病不起跟着一命呜呼,小妾伤心过度以身殉情....
雪后太阳照着银装素裹的京城,照着往年这时,大家早就呼朋引伴,互相宴请宾客吃酒赏雪赏花,今年却悄无声息,大门紧闭谢绝访客。
路上皆是来回送丧仪的下人车马,英国公府,杜相府等来回不停。林老夫人信佛,杜相请了福山寺僧众进府诵经,只接待亲近的至交好友上门吊唁。
曾退之的腰部伤口不算太严重,太医止住了血之后,回府时马车稍微有些颠簸,伤口又开始流血。王大夫重新上药包扎之后,他又撑着去了趟杜相府,再回府时已血流不止,他见状不敢再乱动,只得卧床静养。
明令仪膝盖抹了药膏,虽然不那么痛,却还是有些酸胀难受睡不安稳,早上便起得晚了些。用过早饭之后才想起曾退之腿上的伤,思索之后去了前院。
长平远远瞧着她就迎了上去,夸张的俯身长揖到底:“夫人来了,先前朝上正式发了文,赦免明氏一族,明家终于要回京,小的在这里先给你道声恭喜。”
明令仪愣了下,想起昨晚霍让说过此事,没想到这么快就正式公布了,她颔首后笑着道:“多谢你,可惜我没有随身带荷包,你也领不到赏,以后再给你补上吧。国公爷受了伤,我来看看,他可还好?”
她转头随意四下打量了几眼,曾退之的院子她还是第一次来,与后院的精致不同,前院院子高大宽敞,绕过影壁就是平整宽阔的校场,角落里摆着他平时练的各种兵器。
回廊连着五进院落,里面栽种着上了年岁的银杏香樟古树,冬日落叶之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有乌鸦停在上面,不时粗嘎叫唤,令人无端觉着瘆得慌。
长平不胜其烦,弯腰捡了块小石子在手里掂了掂,扬手朝乌鸦飞去,嘴里骂道:“这老鸦成日呱呱呱,赶走了又来,真是吵死人,总有天我要抓住活剐了它!”
他叉腰看着树梢,见乌鸦扑腾着飞走了,才转身走在前面,领着明令仪往正屋走去,回答她先前问的问题:“王大夫说是伤口有些深,只幸好没有伤到肾脏,昨晚还有些起热,吃过药歇息了之后已好了许多。”
秋仪十七岁被召进宫中冲喜,早早预备着给老皇帝殉葬——必死的局,如何破解?【自古宫中女子保命三部曲:母家强势,膝下有子,和下一任皇帝有一腿。】从此,贵妃在宫中出计策、送资源,生生把自己的母家从满府清官养成了盘踞朝堂的世家。随手捡了个没人要的孩子,那小孩..
反而是徐启夏,他手中的宫灯将他平静的眉眼映照分明。外人根本不可能从他的神情中读出来他究竟隐瞒了一个怎样的秘密。
美人轻声询问:“徐公公既然撞见了,为什么不说呢?”
徐启夏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
君主视眼前人为毕生所珍视的宝物,连他自己也不能伤害这位娘娘半分。单看那封遗诏,还有勤政殿暗室中那几年来上千幅的画卷,就可以窥见作画之人的心意。
君王的爱是不能用曾经在皇室中见到的帝后之情来衡量的。在这份情意中,眼前美人的喜怒哀乐早已在他自己的不知情的时候重于了一切。
为她,他甘作裙下之臣。
旁观者清,他跟在黄德全身边一直看的明白。
秋贵妃为了自己远在仆地的孩子向皇帝进了多少的言,费了多大的心力都落在这御前之人的眼中。
无理取闹不通情爱的恶劣孩子不知道自己是被命运眷顾的,也并不知道自己一直所执着的人其实早已陪在他的身后。
秋贵妃和十九殿下的困局不在她,而在君王。
他要认清楚这是一颗活人的心,而并非是如王权一般冰冷的东西。侵占和掠夺不可能得到心爱之人,只有学会退步,学会回头去看才能发现被自卑所忽略的那些所有被爱的细节。
等到误会解开,二人终有和好之日。
帮助帝王找到诈死出逃的娘娘固然是功劳一件,可是却忽视了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对昔年秋贵妃的不利。
他能够从众多人中活下来走到今天不是因为长袖善舞、不是因为左右逢源,是因为他看穿了君王内心最深处所最为在意的软肋。
在君王和娘娘面前,他选择依照君王的选择,所以他也如此行事。
徐启夏从未点破,但是他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要想做好陛下的奴才,就要先做好娘娘的奴才。”
他的语气平常,但是字字诚恳。
他选择此刻说出来,是因为只有她才能将欺君之罪一笔揭过。
所以他在赌。
赌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差没有错。
从看到那封遗诏起,他的心就已经安了大半——在齐坞生的心中,爱她这件事已经重于帝王的性命。
徐启夏没有看错。
总领太监的头很低,低到已经紧紧贴在了地上。那一天已经近在咫尺,取决于眼前之人什么时候愿意承认帝王的改变。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闷牛百科 琼ICP备2024032622号-15